实体零售在数字化转型,IT落地过程中可能存在系统与流程不匹配,IT与业务需求差异度较高,IT落地价值未能体现。在企业战略思路与IT落地的过程中,需要如何梳理逻辑,勾勒详图,逆推业务需求是否实现。来伊份的数字化战略与IT落地实践,值得零售人去学习,在学习的基础上去转型、创新、超越。让每个零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落地、创新突破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。本文内容根据来伊份副总裁赵汉利在2023智慧商业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整理。
目前,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明确将数字化纳入企业战略,而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原有战略如何相融合,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难题。时代的变化迫使企业必须拥抱战略和数字化的融合,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,市场的关注点已从大众转向了个人,相应地,企业对产品、市场、客户、行业的价值理解也应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
企业应真正想清楚,所有的数字化背后的方案、行动、政策、策略能真正支撑企业的目标落地吗?如果业务思考不清楚,给到IT的需求实现难度极大,并且收效甚微。
从零售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已经得到验证的成功模式,我们不难发现,集团型企业应该统一规划旗下所有子品牌和零售业务的数字化系统,从而无限接近理想中的数字化目标。如多场景融合、多渠道打通、多业务串联、多部门协同,以及集团的IT数字化能力的多品牌复用。
需要尽快转型改造一个品牌一套系统,一个业务一套系统,一个部门一套系统的局面。集团层面重新统一规划多品牌、多渠道、多业务的数字化系统。难点目前存在于两个方面:一是如何进行整体的集团IT架构规划?二是如何找到适合多品牌集团的完整的数字化系统和落地解决方案?而且这样的规划一定是基于长期且细化的数字战略考量,而不是短期的市场行为。
数字化的战略、业务与IT实现的逻辑关系
数字化的背后,顶层思维决定了后面的所有落地,又决定了整个信息层服务的对象。业务层需要业务讲清楚,实现业务与IT的融合。否则在业务需求落地的过程中,牵一发而动百,就像盖楼一样,反复地推到重来不是零售企业IT建设之道。
当战略规划完成之后,这只是第一步,接下来从财务指标到客户指标、从流程指标到能力指标,IT是由业务来推导,业务推导出来需求后,进而去支撑需求。其中逻辑不能反,业务逻辑清晰才可能实现IT支撑业务。
因此既懂业务又懂IT的人是最牛的。他能把能力沉淀到流程上。
从业务蓝图到业务结构,从业务流程到业务详图再到IT实现,信息化相关负责人往往觉得非常浮躁,实际上这是因为没有列明业务详图,真正规划好业务详图才有可能不再出现BUG。
每一个流程,连接到IT实现,当IT推导回去进行迭代时,一定有一个翻译,而翻译的水平决定了后续落实业务的水平。对业务的认知和理解,决定了信息化相关人员能否将“翻译”完美地实现,这就需要验证。这是一个不停的循环过程,在不停的循环当中不断完善。(如下图)
细化业务流程,实现业务与IT二者之间的翻译与沟通
细化业务流程的过程中,重要问题是信息化/数字化部门能否用通俗语言将其讲清楚,细化的业务流程必须以客户为中心,实现二者之间的翻译与沟通。
即使是清晰的,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解法,在BPM需求专属Jira空间中,一旦BPM需求受理流程由需求承接人提交通过,系统会自动创建该需求Epic。
完整的BPM(业务流程管理)系统流程如下:
提报业务需求、需求受理人(部门总)——需求承接人(产品经理)——产品排期&研发——产品验收——业务测试——功能上线——业务验收。
在上述需求承接人和产品排期&研发之间,涉及到流程主题、详细描述需求(优化后情况)、申请人、申请人部门、需求业务系统、流程ID、审批环节、审批人、流程创建日期、需求受理人、需求受理部门
。进入PRD设计(自动)——PRD评审中(手动)——PRD评审完成(手动)——待开发(手动)——UAT(手动)开发完成,手动调整——上线(手动)发布完成,手动调整上线状态。
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翻译过程。作为企业IT战略落地的第一步,企业数字化负责人需要将系统蓝图规划这个路径划清楚。
如何将业务转化成流程?随着业务的复杂度增高,如何在流程构建的时候更模块化?
比如:在业务过程中买A+B送C,交给部门开发,部门开发将业务需求写死,又过了一个星期,业务需求变成了买A+B送F,部门开发又需要重写;不要将业务需求的开发写死。整个业务逻辑需要想清楚,否则将是一个非常头疼的事情。因此我们在做软件的时候,战略设计层要求所有维度大量增加,而这样的思考与规划只是数字化落地实践其中之一......
因为不清,所以迭代,因为变化,所以迭代。迭代是永恒的主题,因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。